苏格拉底(Socrates,约公元前470年—前399年)是古希腊哲学的奠基人之一,与他的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称为“西方哲学三杰”。尽管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著作,但其思想通过弟子(尤其是柏拉图)的记载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• 审判与死亡:公元前399年,70岁的苏格拉底在雅典民主法庭受审,拒绝逃亡选择饮下毒堇汁赴死,成为哲学史上为真理殉道的象征。柏拉图在《斐多篇》中记载了他临终前的哲学讨论。
• 柏拉图哲学:他的思想通过柏拉图的对话录(如《申辩篇》《理想国》)流传后世。
• 理性主义传统:苏格拉底强调逻辑与对话的哲学方法,奠定了西方理性思辨的基础。
• 伦理学先驱:他对道德、正义和美好生活的探讨至今仍是哲学核心议题。
• “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。”
• “最丰富的满足来自心灵。”
苏格拉底的形象常被塑造成一位相貌平凡、赤脚行走于雅典街头与路人辩论的智者,其精神激励了后世对自由思考和真理的追求。